你够吗?一线城市90后期望月薪达1.3万
软文很多人对此并不陌生,线城对于站长来说,写原创性的文章时需要具备的,但真正能写好一篇营销性的软文还是有学问的。
2、期望工具重要的是不可替代性。3、月薪解决用户的问题才是最好的用户体验。
当本就身处忧患的初期创业者,线城看到将“用完即走”当做好的标准产品之神,线城也开始给“QQ邮箱”的替代工具添加上游戏、支付、阅读的功能,变成了一个不在纯粹的多属性平台,谁还有自信抱残守缺呢?于是“工具必死”更像是以下几种观点的集中表现:1、工具只是产品初期的定位,后期发展势必需要“去工具化”;2、工具类产品的更换成本低,谈不上留存,更谈不上深度运营;3、工具类产品的使用场景太过于局限,拓展空间有限;4、工具类产品的功能指向明确,很容易在需求解决之后被抛弃;于是在这样的恐惧驱动下,几乎所有的工具类产品都开始向着“平台化”的目标靠近,社交、直播、电商这些对原本核心产品或有益或无益的功能模块,都本着“宁肯错杀一千,不肯放过一个”的原则疯狂累积。所以真正让创业者感到焦虑的是并不是工具,期望而是那些“工具外壳”下隐藏的伪需求。然而焦虑背后却有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:月薪工具并不会死,工具变得更有价值。
根据辞海对于“工具是工作时使用的器具,线城是达到、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”的定义我们可知,工具是一个非独立存在的概念。然而,期望大而全的布局只能满足用户群的痒点,而解决不了用户的痛点。
总之工具类产品并不缺乏潜力,月薪甚至很多工具类产品在不损害用户体验的前提下,漂亮的完成了商业变现。
为什么说“工具必死”是错觉?有人相信是一回事,线城对不对又是另一回事,而“工具必死”这件事就是许多人相信的错觉。比如最近包括真格基金在内的客户要买我们一个(木头管退)系统,期望36氪就是一个最强的销售渠道,期望如果要找卖给VC软件渠道,那肯定就是我36氪,没有第二家了。
我自己也想过能不能我也开一门课,月薪199,然后招收100个人也可以。对于内容创业的未来路径,线城36氪创始人刘成城认为关键在于媒体本身能不能成为品牌,这也是打破媒体发展天花板的关键所在。
如在零售行业,期望渠道就是万达广场,品牌就是优衣库,自媒体就是没品牌的服装店,这样的服装店很容易倒闭的。月薪自媒体如果不能做成品牌基本就没戏。
(责任编辑:李元)
- ·纽约广告牌现中文"特斯拉赔不赔"
- ·探店:亚洲龙低配至少等6个月
- ·卡帅宣布放弃国足主教练职位:全部精力放在恒大
- ·花最少的钱做最靓的仔
- ·贾跃亭崇拜者的执迷:等他回归
- ·王景春回应怼复联4是“有点酸” 但不针对漫威和观众
- ·尴尬!鼻涕擤了这么多年竟然擤错了!
- ·印度航母事故原因查明,蒸汽管道爆炸导致一人死亡九人受伤
- ·整顿开启!图片库公司“维权式营销”走向末路
- ·32岁剩女被22岁小鲜肉表白,怎么办啊?
- ·最后9秒追梦侵犯哈登?NBA高层:不应吹 哈登蹬腿了
- ·一体式运动座椅 中华V9最新内饰谍照曝光
- ·马英九办论坛 郭台铭韩国瑜明日同台首度“交锋”
- ·被慈禧赐死的“四觉老人”陈宝箴
- ·“吴谢宇弑母案”的反思:德育、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
- ·小城华欣的浪漫与柔情